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
B.扩大议会的权力 |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
据《民国经济史》统计:“1932年政府颁布以国有化为主导的《铁道法》……自1935年上半年至1937年上半年,铁路营业收入从858万元增加到9190万元,支出则从5420万元减少到4690万元。但铁路债务却年有增加,从7742万元增加至95551万元;铁路员工从12.2万人增加至13.1万人。”这表明A.政A.府干预经济面临负面效应困局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收效甚微
C.抗战爆发制约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冲击官僚资本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
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 |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下面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成分构成示意图,图片反映了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 B.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
C.实行了土地革命的政策 | D.革命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说明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衣食住宿 |
68 |
23 |
书籍教育 |
23 |
32 |
娱乐享受 |
9 |
45 |
A.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
A.改造中国与世界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法是改良 |
B.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积极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 |
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
D.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