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梁启超年谱长编》
材料二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三 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梁启超思想的核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及其影响。
“清朝的皇帝”
下表是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做出的打分评价
注:“统驭”指治理国家的能力,“机遇”指国运等。
问题
(1)如果把汉武帝也放在表中评价,你认为他的统驭一项应可以位列哪一等?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康熙帝在九位皇帝中排名第一,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3)根据所学推断作者给道光“机遇”和“统驭”打“下”的含义是什么?
(4)为改变光绪时期“机遇”下等局面,中国社会各种势力做了哪些努力?
“宋朝的社会”
材料一:太祖皇帝(宋太祖)既定天下,鲁之学者始稍稍自奋,oo大裾长绅,杂出戎马介士之间,父老见而指以喜曰“此曹出,天下太平矣。”——《触鳞集》
材料二: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带之规模可预知矣。艺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宋史.文苑传》 序
材料三:
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请填写材料一中oo内容
(2)请问材料二所言“宋之尚文”在宋代制度创设方面有哪些表现?
(3)风鉴就是算命先生,《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发现算命先生用扇子遮着嘴和客人窃窃私语,旁边则围着一圈好事的路人。而在《清明上河图》中算命先生数次出现,如果我们要建立事实间逻辑联系,风鉴先生需求颇旺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什么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材料一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 ——《金史》
材料二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舰可载百余人,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梁录》卷12《江海船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
(3)据材料一、二回答这一时期我国的另一项重大发明是什么?
(3)材料一、二中的发明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3)材料三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指的是哪一次历史事件?材料中所说的 “伟大人物” 请列举出三位。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的批判继承,仍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材料二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1)材料一中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
(2)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3)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