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
B.兔子卵细胞质可以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
C.克隆出的大熊猫胚胎必须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分子数加倍 | B.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 D.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 |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各分裂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的有
A.0处 | B.1处 | C.2处 | D.4处 |
下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乙、丙、丁 | B.甲分裂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 |
C.具有丁细胞的个体是雌性 | D.正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乙、丙、丁 |
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为Q,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A.Q、P | B.2Q、2P | C.Q/2、P/2 | D.Q、2P |
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雄性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
B.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④③②⑥① |
C.图②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
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