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m),如图表示该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和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细胞A的名称是 ,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
⑵细胞B的名称是 ,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
⑶细胞C的名称是 ,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C细胞最终能形成 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⑷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的结果,减数第二次分裂是 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
下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测试期间大鼠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说明动物能通过调节维持 __________ 。
(2)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表示______________。该实验在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
(3)大鼠受到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调节。
(4)测试实验中,若在突触间隙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用血球计数板制片时,应先将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
(2)左下图是一块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其上有个计数室。右下图是计数室中—个小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代表酵母菌),计数时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个。
(3)该同学将试管中培养液摇匀后取样并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4)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在农田中就地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为了对秸秆进行科学利用,某农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
(l)图中家畜、食用菌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养殖蚯蚓的土壤可以作为肥料返回农田,其中残余的有机物需经过才能被作物利用。
(4)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在于较好地实现了、。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概率用分数表示):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染色体上性遗传。
(2)Ⅱ一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3)若III-3和一个基因型与Ⅲ一5相同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
(4)若Ⅱ一l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Ⅲ一2的基因型为。
②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如果Ⅲ一2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则该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图l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一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在25℃、不同光照强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之差。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图1中过程③属于光合作用的阶段,有氧呼吸产生能最最多的过程为(填序号)。
(2)图2中B点时,该植物总光合作用速率(填“>”或“=”或“<”)呼吸作用速率。
(3)在图2中A点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完成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填序号)。
(4)如果将该植物先放置在图2中A点的条件下10小时,接着放置在C点的条件下14小时,则在这24小时内该植物单位叶面积的有机物积累量(用CO2吸收量表示)为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