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导航卫星网络构建完成,覆盖中国以及大部分亚太地区,将服务亚太。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2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2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C.卫星1向后喷气,瞬间加速后,就能追上卫星2
D.卫星1向后喷气,瞬间加速后,周期变长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
| B.t=20s时,乙追上了甲 |
| C.t=1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
| D.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
如图所示,在一内壁光滑的半圆球壳内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已知球壳固定且内半径为R,两小球质量均为m。两小球与弹簧静止时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与球壳球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则弹簧的原长为 ()
A.![]() |
B.![]() |
C. +2Rcos θ |
D. +2Rcos θ |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
| B.质点、点电荷、重心的概念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
|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
| D.合力与分力、总电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
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始终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则()
| A.若斜面向左匀速移动距离s,则斜面对物块做功为mgsinθcosθs |
| B.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则斜面对物块做功为mgs |
| 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s,则斜面对物块不做功 |
| D.若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s,则斜面对物块做功为mas |
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先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运行,变轨后在半径为R2的轨道上运行,R1>R2,则变轨后宇宙飞船的()
| A.线速度变大 | B.角速度变小 |
| C.向心加速度变小 | D.周期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