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
B.NaOH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2HCO3- + 2OH- + Ca2+==CaCO3↓+ 2H2O |
C.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在溶液中的反应:2Fe2+ + 2Br - + 2Cl2==2Fe3+ + Br2 + 4Cl - |
D.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变为黄色:Cr2O72-(橙色)+ OH-![]() |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2+、Cl-、Ca2+、Na+
②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K+、NH4+、Cl-、S2-
③能够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Fe3+、Al3+、SO42-、K+
④pH=2的溶液中:NH4+、Na+、Cl-、Cu2+
⑤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⑤ | D.③④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标签破损,如图。
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如下预测和验证,其中错误的是(包括预测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
选项 |
预测物质的化学式 |
检验需要的试剂 |
操作、现象及结论 |
A |
Na2SO4 |
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Na2SO4溶液 |
B |
Na2CO3 |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是Na2CO3溶液 |
C |
Na2SO3 |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品红溶液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原溶液是Na2SO3溶液 |
D |
Na2SiO3 |
过量稀盐酸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是Na2SiO3溶液 |
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 c为阳极,d为阴极 |
B.装置②可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
C.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可以检查装置③的气密性 |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B |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
向2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 FeCl3溶液 |
C |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D |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
取a 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 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