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能发生反应,且甲组为取代反应,乙组为加成反应的是( )。
|
甲 |
乙 |
A |
苯与溴水 |
乙烯与水制乙醇(催化剂) |
B |
油脂水解(催化剂、加热) |
苯与氢气(催化剂、加热) |
C |
淀粉水解制葡萄糖(催化剂) |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催化剂、加热) |
D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甲烷与氯气(光照) |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与白磷(P4)相同,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67KJ能量,生成1mol放出942KJ能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分子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
B.N4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 |
C.N4比N2稳定 |
D.1molN4转变为N2将吸收882KJ的能量 |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用6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 |
B.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进行实验比用50mL0.50mol/L盐酸50mL0.50mol/LNaOH测得的数值准确 |
C.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
D.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
下列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
B.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
C.Ba(OH) 2·8H2O与NH4Cl反应 |
D.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
C.利用潮汐能发电 |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
在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 L的四个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以四种不同的投料方式进行反应。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 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丙 |
丁 |
起始投料量 |
2 mol SO2+1 mol O2 |
1 mol SO2+0.5 mol O2 |
2 mol SO3 |
2 mol SO2+2 mol O2 |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 |
a |
b |
c |
d |
平衡时c(SO3) (mol·L-1) |
e |
f |
g |
h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e=g B.a>2b;e>2f C.a>d;e>hD.c+98.3e>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