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蔡元培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
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
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
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
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
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
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
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