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副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 )
A.崇尚“富而好礼” | B.士商地位完全平等 |
C.鄙视“货殖功利” | D.重农抑商观念被废弃 |
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机构,当时叫
A.钱庄 | B.柜坊 | C.票号 | D.邸店 |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闲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这反映出松江地区:
①棉纺织业发达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④棉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是
A.民间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C.私营手工业 | D.家庭手工业 |
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A.合理利用水资源 |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
C.节省了人力 | 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 |
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 B.国家分裂的影响 |
C.社会人口的增加 | D.铁器牛耕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