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说:“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受侵犯 |
| B.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 C.法律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 |
| D.注重调整罗马帝国境内的经济和民事纠纷 |
1973年凤凰山汉墓出土的“中贩共侍约”木牍记载:“(年)三月辛卯中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相与为贩,约人贩钱二百,约一。会钱备,不备勿与同贩,即贩直行共侍(持)。非前谒。病,不行者罚日卅……”这一定程度上说明( )
| A.西汉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商业贩运贸易 |
|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
|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建立 |
| D.西汉民间商贩合伙经营形式较为成熟 |
苏州盛泽镇上机坊中的机工、曳花(在提花织机的高架上“提花”的工人)多达几千人。乾隆《盛泽志》称:“中元夜,四乡佣织多人及俗称曳花者约数千人,汇集东庙升明桥,赌唱山歌,编成新调,喧阗达旦。”材料中的“机坊”属于( )
| A.民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工场手工业 |
如图是安徽省来安县文管所收藏的一件东汉青铜镜。镜面凸出、光亮;背面纹饰分为四部分:左右两侧驷马车相同图案,钮穿上方一书童秉灯夜读,钮穿下方一老者盘坐,一年轻人屈膝面向老者,两者间有小篆“孝子朝父顺天”铭文。造型精美,工艺高超,人物图像栩栩如生。该文物( )
| A.反映了青铜是当时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 |
| B.可用于研究东汉时期的社会风尚 |
| C.成为当时达官贵人的日常用品 |
| D.可用于研究汉字在汉代的新发展 |
据《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盗窃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该现象( )
①反映了养牛成本较高
②加剧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落后性
③反映了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④不利于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统治阶级的提倡 | B.宗法制的解体 |
| C.社会人口的增加 | D.铁器牛耕开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