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社会道德方面,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必强求一律;而苏格拉底却认为“知识即美德”。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人们关注的对象从自然界转向人类本身
B.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从繁荣走向衰落
C.古希腊雅典城邦社会道德世风日下
D.学者的研究转向法律和宗教方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中国自秦以来形成了三个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参”——决策军国大事;由“三公”或地位相当于“三公”的大臣主持的“集议”——通过并执行议案;“谏议”——谏臣要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决策时参考。“朝参”“集议”和“谏议”的作用发挥最好的时期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体现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下面对这一特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皇权高度强化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相结合
C.皇权独尊与世袭 D.具有明显的人治色彩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法宝”核心的是(  )

A.在边疆设立军镇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三省相互牵制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D.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