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先生在谈到建筑文化时强调:“并不是说不能借鉴西方,我也不是反对标新立异,恰恰这是文化艺术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学生,也经常出国和国外的建筑师接触。这其中当然得学习国外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这段话告诉我们,文化发展应当 ( )
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因循守旧
②继承传统,古为今用,反对民族虚无
③批判借鉴,洋为中用,反对全盘西化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文化复古主义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揭晓,会徽的图样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本身设计融合了亚洲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岭南文化元素。亚运会会徽在今后将会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材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成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 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
| B.反对我们把传统文化固化,当作物件当以传承 |
| C.启示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 |
| 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
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②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性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微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
|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
| 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
|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