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中说道:“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便是同中央人民政府协议事情的机构。一切大政方针,都先要经过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行。”这表明( )
A.中央政府是全国政协下属机构 |
B.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
C.全国政协与中央政府分权制衡 |
D.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
二战后,欧洲联合与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一愿望是建立在惨痛的历史教训基础之上的,历史教训是
A.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
B.自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 |
C.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 |
D.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
C.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
D.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
明末清初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