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 )
|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 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
| 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
| D.“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执行 |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
|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
|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
|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
|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
缅甸中国同盟会创立于1908年4月1日,其在动员、组织旅缅华侨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做出杰出贡献。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
| 姓名 |
简介 |
与同盟会关系 |
| 陈甘泉 |
心怀大志,寡言深思,侨居仰光,经营商业 |
旅缅侨胞中最早具有民主革命倾向的人士 |
| 徐赞周 |
1903年,与陈甘泉、庄银安诸友创设中华义学,缅甸华侨之有学校由此开端 |
缅甸中国同盟会创始人 |
| 庄银安 |
自少能文,弱冠南渡,到仰光经商;性慈志高,急公好义,且善于谋略,因此在侨界有较高威望 |
缅甸中国同盟会首任会长 |
| 曾瑞开 |
十八岁到仰光经商,几年后,成为仰光有名的实业家 |
为支持革命事业慷慨解囊 |
A.缅甸是同盟会在海外的一个最重要分部
B.缅甸的部分华侨积极支持国内革命活动
C.缅甸所有的华侨都是同盟会会员
D.缅甸的同盟会成员都在经济上支持革命活动
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报道:昨天,纽约唐人街华人燃放鞭炮举行庆祝活动。在以前,居住在大街的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支持“民主”。昨天,他们步调一致。“他们”庆祝的应是( )
| A.光绪帝下诏“新政” | B.义和团运动兴起 |
| C.中国同盟会建立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c.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某同学创作了一部话剧,其中有这样的情节:《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议论纷纷。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四句台词,其中存在史实性错误的一句是( )
|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
|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工厂,我们这些小工厂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
| C.这么多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
| D.听说青年学生有的去“东交民巷”使馆界抗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