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苏联1933年农业方面的有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
集体农庄 |
私人土地 |
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 |
95%~97% |
3%~5% |
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 |
70%~75% |
25%~30% |
A.农村公有制比重逐渐减小
B.公有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C.集体农庄生产效率比较低
D.农业集体化运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央视曾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跟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卑微 | B.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民国初年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日常生活中,国民仍然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为“洋布”,雨伞叫“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国人仰慕欧美的心理 |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 |
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 | D.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 |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
B.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刺激作用 |
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