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位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人人不但会凭着自己的理性判断,追求个人最大的利益(效率),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该经济学家经济思想的是(  )

A.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
B.1849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
C.1882年美国洛克菲勒托拉斯成立
D.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编】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把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③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④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这表明罗马法()

A.量刑程序不统一 B.平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C.习惯法影响深远 D.崇尚秩序和平衡

【改编】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下列各项有关“主保中国,次保大清”的这个派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倡导者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
B.以美国的政体为其奋斗目标
C.与封建政权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D.如果没有戊戌政变他们能够实现其政治目标

18~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

A.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 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
C.对自然王国的理性描绘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