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
2012年12月1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提出了一个仍值得警惕的信号: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扭转。
第一个,城乡差距。上世纪80年代是1:1.8,90年代1:2.5,现在是1:3.3,我们城乡差距是世界前三名的。
第二个,地区差距。2002年的数据是1:13,美国50个州地区差距是1:2,英国是1:1.68。
第三个,收入差距。现阶段我们低收入者和富人的收入差距在20倍以上。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只有1:4.3,美国只有1:7.1。
第四个,行业差距。我们是1:15,日本只有1:1.62,美国、德国和韩国是1:2.3到3.2;可见,我们行业差距有多大。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实现分配公平
苹果公司成为美国最具价值的企业,它设计的产品iPhone、iPad颠覆了传统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方式,有人说苹果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因现代科技充满了更多可能。“果粉”,指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狂热爱好者。在中国就有着成千上万的“果粉”。2012年1月13日,“只需一个键”的苹果iPhone4S手机在国内发售。虽是价格高达五千多元的奢侈品,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均出现“果粉”冒着刺骨严寒,彻夜排长队购机现象,其中不乏一些透支消费的“果粉”。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人们疯狂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7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许嘉璐,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副理事长耿志远一行,来渝慰问“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公安民警。许嘉璐表示,重庆“打黑除恶”行动造福一方百姓,使重庆向正义正气之市迈进。据此,有人认为,国家都是运用强制力量为人民谋福利。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期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想消费的人没钱,有钱的人不想消费;病不起, 药费让人脱层皮,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毒胶囊、速成鸡化学元素都食尽;事不公心不平,心不平气不顺,气不顺难和谐。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现象?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十八大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备受全社会关注。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3)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党要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辨析题( 10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据此有人认为:“和谐就是使矛盾由对立走向统一”。请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