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A。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 “A”或“B”)端。
(4)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W。
某实验小组用电压表、电流表、电键、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标有“1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和若干导线做“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各实验元件均完好,且连接时各个接点的接触都良好。
① 连接电路后,闭合电键S,他们发现电流表A无示数,电压表V有示数,且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都不变为6伏,发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9)_____。
②经讨论,该小组同学重新连接,并按照正确步骤实验,在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最小示数如图14所示,读数是____(10)____,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11)伏,这时候测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12)___欧。
③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13)_________。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 的实验中,
① 连接电路时,电键应该是___(5)___的,电压表必须____(6)____连接在电路中。
② 在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后要求: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 (7)(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③为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还应该继续测量___(8)___的电压,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先要调节_____(1)_____使天平平衡,称量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天平的 (2)盘。如图12所示的量筒最多可以测量的液体的体积是 (3)厘米3,它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_____(4)___厘米3。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压力知识后,对“压力作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1)如图15所示,该组同学将一个长方体铁块放置在一块平整的海绵上,盛放海绵的玻璃容器上标有间隔距离相等的刻度线。
① 由图15(a)或(b)可知,当物体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同学在分析、比较图15(a)和(b)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后,得出了初步结论。则该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组同学通过上述等实验,得到了在压力或受力面积相同时的情况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压力的关系。他们接着又进一步研究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他们分别将若干个重力不同的物块放置在同一海绵上。实验时,他们仔细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并记录海绵的凹陷程度及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① 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电压表0~15伏量程损坏,但0~3伏量程完好,其余器材均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W 2A”字样。
(1)小华按图13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变阻器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2)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4伏和0.18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伏。
(3)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4安,则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伏,RX的阻值为________欧。
(4)小华继续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同时在不更改器材的情况下,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4所示,则此时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