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吲哚乙酸
0
3ppm
3ppm
0.03ppm
0
细胞分裂素
0
0.2ppm
0.002ppm
1.0ppm
0.2ppm
花芽生长状况
仍是组织切块
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
稍生长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是            、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无菌、适宜的温度等。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相关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裹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的形成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          [  ]         过程(括号内填标号)。
(3)生产实际中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主要原因是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的必须条件是                            ;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________。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控制。研究人员选择纯种亲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是显性性状。F2性状表现说明家兔皮下脂肪颜色的表现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兔子体内某一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催化黄色素分解,说明这一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Ⅱ.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种子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
(2)判断⑤与⑥是两个物种的依据是看是否存在________隔离。
(3)③到⑦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由③到⑨这种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
(1)形成单体的变异属于________,若要研究某雄性单体果蝇的基因组,则需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2)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见表:


无眼
野生型
F1
0
85
F2
79
245

据此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可利用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单体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让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________,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全为________,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图乙①________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________,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
(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中国,平均每1 000人中就有一例脊髓损伤的患者,大小便障碍是这些患者生活中的一大尴尬。武汉协和医院的肖传国教授宣称开发出了一项手术,把一根体神经与控制膀胱的内脏神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人工反射弧。其结果就是病人虽然没有尿意,但只要挠一挠大腿内侧的皮肤,就可以排尿。肖教授也凭借此成果成为2005年及2009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中尿液堆积到一定量时,会不受意识控制地自动排出体外,这个反射弧中,感受器是________,效应器是尿道括约肌,神经纤维兴奋处的膜内外电荷分布为________。在手术后形成的新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新接的体神经属于__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
(2)为了检测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恢复情况,需要进行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前患者需迅速饮水1 000 mL,在排尿时记录其尿量和最大尿流速率。在这个过程中,位于________的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的变化,导致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调节中枢做出反应,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尿量增多。根据各种检测结果,肖教授宣称手术完全治愈的概率高达8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