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照的长短对花芽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花芽的形成与日照长短的关系,大致分为长日植物(要求连续光条件14~17小时);短日植物(要求连续黑暗条件12小时)。研究发现,植物在相应光照条件下,就可产生一种物质──成花素,促进花芽形成。牵牛花是短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容易开花,而同为旋花科的植物甘薯,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开花。但若将甘薯嫁接到牵牛花上,在短日条件下甘薯能够开花。这一现象说明了成花素的功能。为进一步调查这一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将牵牛花子叶以上的茎切除,把切除了根的甘薯嫁接到其上(图b~f,h~k), 将嫁接后的植物进行以下处理,
①切除牵牛花的子叶(c,i);
②切除甘薯的子叶和叶片(d,j);
③切除牵牛花的根,将另一株甘薯的子叶以上的茎切除,作为砧木进行二次嫁接(e,k)。
④将其中一株接种后的植物,把牵牛花的子叶用铝箔遮住(f);最后,将经过各项处理的植物,与未经过嫁接处理的甘薯苗a与g分别在长日照条件与短日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
上述实验的结果是,嫁接后的植物f、h、j和k的甘薯部分形成了花芽。

从上面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在成花素的生成过程中,植物体中关键的结构(器官)是:    ;而且,只有将它们置于   下培养,才能生成成花素;
(2)在成花素存在的情况下,植物是否分裂出花芽与日照的长短有无关系?    ;你是通过上述实验中的哪些植株,可以推测出这个结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的实验处理中,f植株处理的目的是       ;d和j植株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验证:                
(4)将多株嫁接植物e 置于短日条件下培养,分别进行以下各项处理,从以下选项中选      出甘薯苗不能开花的一项( )

A.每天暗处理至一半时,给予牵牛花上部的甘薯子叶和叶片短时间的光照
B.每天暗处理至一半时,给予牵牛花下部的甘薯子叶短时间的光照
C.每天暗处理至一半时,给予牵牛花的子叶短时间的光照
D.每天光处理至一半时,将牵牛花上部的甘薯的子叶和叶片用铝箔遮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我国南方农业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

(1)该农业生态工程中遵循的原理有
(2)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营养级。通过鸭的捕食可以控制水稻害虫数量,属于调节。
(3)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东方田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下图A是某段时间内东方田鼠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请在下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4)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化肥?

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中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处理。
(2)C细胞的类型有种,C细胞到D细胞要利用培养基进行筛选。
(3)若A、B细胞为单倍体烟草植物的体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这种酶可能是,由此形成的细胞经培养形成的细胞团称为
(4)若将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细胞与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细胞融合,所形成细胞的基因型是
(5)若将染色体组成为2A+XX的人细胞与染色体组成为2B+XX的鼠细胞融合,培育成的人-鼠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组合。那么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都具有全套基因吗?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克隆研究。Ⅰ~Ⅶ代表有关过程,a~h代表有关结构或个体。

(1)a细胞的名称是。选用该细胞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2)对b的操作方法通常是。若g是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羊,则培育g时,应将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为了尽快获得大量的生长激素,但让g进行有性生殖会丢失目的基因,你将通过技术来实现。
(3)从d中取出细胞进行培养时,一般不超过10代,原因是。此培养过程中与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有何不同?
(4)如果图中的细胞均是人体细胞,则获得的h细胞或器官可用于供体本人组织器官的移植,其优点是

据下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②是指,通过该过程可获得
(2)过程③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3)过程④是的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4)过程⑤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通过分裂形成,然后再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5)用体细胞杂交方法培育番茄—马铃薯的优点是: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一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GATCC-,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 。通过该操作形成了图中的c,它的构成至少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和等。
(2)在研究过程中获取了目的基因后采用 技术进行扩增,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 (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作为标记基因。
(3)过程d通常采用方法,过程e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符合要求的个体。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 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