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接触法制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必须净化,主要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
B.之所以叫“接触法”是因SO2被氧化成SO3时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
C.黄铁矿粉碎成细小矿粒,在沸腾炉中燃烧快、反应完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D.SO3用稀硫酸吸收而不用水吸收,可防止形成酸雾并使SO3吸收完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2和8mo1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在FeCl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
FeCl3+3KSCNFe(SCN)3+3KCl。已知Fe(SCN)3呈红色,则在该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红色将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确定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

某温度下,N2O4(g)2 NO2(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压时(减小体积),将使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动
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
D.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分液) B.乙醇中的水(无水硫酸铜 干燥)
C.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 分液) D.溴乙烷中的乙醇 :(水 分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