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 ℃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7NaOH
③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5.6 g Fe参加反应转移0.8 mol电子
D.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 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

A.1.2mol/(L·min) B.1mol/(L·min)
C.0.6mol/(L·min) D.0.4mol/(L·min)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 Y(g) Z(g)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不同的是(

A.干冰、SO3晶体 B.食盐、烧碱 C.氧化镁、冰 D.氮气、氩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B.非金属原子及其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C.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不能导电
D.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民生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乙烯水化法制得乙醇
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备一氯乙烷
D.乙烯与氢气反应后,再与氯气光照制备一氯乙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