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
|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
| C.易溶于强酸、强碱 |
|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
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A.若R(OH)n为强碱,则W(OH)m也为强碱 |
|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
|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
| D.若X的最高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上有气体放出 |
| B.M为负极,N为正极 |
| 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D. 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
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
|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
|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
|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
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
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
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
、Br-、Cl-、I-B
、I-、Br-、Cl-C、Br-、I-、Cl- D、Cl-、I-、Br-
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
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