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他一生酷爱藏书,且对藏书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很多人对其深为赞叹。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时对刘德的好学精神作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来。
材料二 随着历史的演进,后来的人将实事求是的含义演变为说话、办事符合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对实事求是又作了全新的阐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此后,实事求是就被视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材料三 习近平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即: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由班固到毛泽东再到习近平,“实事求是”含义变化的原因及意义。(12分)
(2)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怎么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12分)
(3)习近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习近平强调坚持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基本要求的理解。(14分)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 的一项重大成就。
(6)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 基本实践活动的关系。(8分)
(7)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12分)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业、水 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行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 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 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政府所履行的国家职能。(8分)
(2)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12分)
(3)结合这个事例,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12 分)
材料一:自禽流感发 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 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国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 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 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 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我国国家职能的?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
(3) 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
某中学生在家上网时发现某网站载有损害国家、民族尊严的内容,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及时查实并依法查处了有关当 事人。
请运用政治常识,分别说明该中学生和公安机关行为的依据。
地处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交界的河南省新县,过去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面对现状,新县县政府明确提出:在巩固国内劳务的基础上,坚持国内输出和国外输出相结合,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劳务输出。为把涉外劳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新县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外劳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从合同公证、法律担保、贷款支持、管理服务、违约责任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而且还定期举办培训班,重点对涉外输出劳务人员进行岗前技术、法律法规和外经外贸知识培训。随着劳务输出规模的扩大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大地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运用有关政治常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新县政府是如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