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诗句节选自戴望舒的《雨巷》,阅读后合理想象,根据要求写一个面画。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要求:(1)写出“她”的神态,“我”的心理;(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语言优美,富有意境;(4)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2010年在羊城广州举办的亚运会会徽,请用简要解说会徽的设计意图。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紧密,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峰回路转,华亭寺的山门突现在眼前。。,。。,。
①说也奇怪,游人都只觉其可喜而不觉其可怖
②我在别处还没有看到过望得如此既大且好的山门神
③似乎正在捉拿妖魔
④山门前相当宽广,门外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门神,硕大而狰狞
⑤大概因为知道他俩是狰狞于貌而不是狰狞于心
⑥他俩巨目怒睁,巨臂长伸
请仿照下面为李清照的一首词《声声慢》写的推荐词,另选一首古诗词,写一段推荐词。
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晓畅易懂。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意境优美。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情感真挚。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人间多少愁绪。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下列笑话中的人生哲理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4分)
有两个观光团到某岛旅游,路况很差,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游客愕然。另一位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女士先生,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正是赫赫有名的酒窝大道。”游客游兴高涨。
哲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据新闻午报报道,今年我市选择复读的考生中,很多都是高考的线上生,其中不乏500分以上因名校情结“主动落榜”的。市教育考试院最新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600多名线上生撤销志愿,选择复读。昨天,记者从东方网高考论坛上看到,“高分复读”已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
我市自强进修学院院长雷慧告诉记者,高分复读的考生大多都有着强烈的“名校情结”,因几分之差与多年的梦想失之交臂难免心有不甘。还有一部分考生出于攀比、从众心理,认为不考进名校没面子。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