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D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氢叠氮酸(HN3)与醋酸性质相近,其盐稳定,但受撞击时易迅速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关于氢叠氮酸以下说法:①NaN3的水溶液呈碱性 ②固体HN3属分子晶体 ③固体NaN3属离子化合物 ④NaN3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各组无色溶液的离子组在pH=l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C1-、Mg2+、SO42- | B.A13+、Cu2+、SO42-、C1- |
C.Ba2+、K+、NO3-、OH- | D.Ca2+、Na+、C1-、A1O2- |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冰与二氧化硅晶体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不相同 |
B.C2H5OH与C2H5Br相比,前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小于后者,而沸点却远高于后者,其原因是前者的分子间存在氢键 |
C.非金属单质只能形成分子晶体 |
D.短周期元素离子![]() ![]() ![]() ![]() |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顶点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则它的化学式是
A.TiC | B.Ti6C7 | C.Ti14C13 | D.Ti13C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