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代表H2A,II代表HA-,III代表A2-)。根据下图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NaOH)=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HAˉ)>c(H+)>c(A2-)>c(OHˉ) |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大 |
C.欲使NaHA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酸或碱 |
D.向NaHA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p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间距离 | B.分子间作用力 | C.聚集状态 | D.分子内共价键 |
下列各组粒子按氧化性由弱到强,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O、Cl、S、P | B.K+、Mg2+、Al3+、H+ |
C.Ca2+、Mg2+、Al3+、K+ | D.I-、Br-、Cl-、F- |
据报道,1996年8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制出一种新核素镅—235,已知镅(Am)的原子序数为95,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镅—235与铀—235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
B.镅—235的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35倍 |
C.镅—235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40,核外电子数为95 |
D.镅—235与铀—235互为同位素 |
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 | B.11和13 | C.11和16 | D.12和17 |
下列说法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易形成-1价离子![]() |
B.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
C.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