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预测某地区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

下图表示某肉牛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第20年
B.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在10~20年时间内,该种群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在10~20年时间内,该肉牛的种群数量仍呈上升趋势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形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近“J”形增长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