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GLUT2表示葡萄糖转运载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分子 |
B.若该细胞为胰腺细胞,在条件反射中引起胰液分泌的“信号”是血糖浓度 |
C.若该细胞为神经元细胞,甲在稳定状态时K+进出膜达到平衡 |
D.若该细胞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图中的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分子 |
下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其中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细胞Ⅰ |
细胞Ⅱ |
物质E |
物质F |
|
A |
下丘脑细胞 |
垂体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效应T细胞 |
病原体 |
抗体 |
糖蛋白 |
C |
甲状腺细胞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D |
传出神经元 |
传入神经元 |
神经递质 |
载体 |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
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 |
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
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 |
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 |
如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庭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
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 |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
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其基因组成是:甲:DBb;乙:DdBB;丙:dBb。由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
B.D与d位于X染色体上,B与b位于常染色体上 |
C.三者的基因型为甲:BbXDY;乙:BBXDXd;丙:BbXdY |
D.甲、乙、丙分别形成4、3、4种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