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方式 |
检测结果 |
实验组 |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
对照组 |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与巨噬细胞的胞内消化过程直接有关物质的形成场所是()
A.核糖体 | B.线粒体 | C.溶酶体 | D.高尔基体 |
科学家尝试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则实验期间该乳腺细胞分泌的四种物质中,没有放射性的物质是()
A.乳蛋白 | B.乳脂 | C.抗体 | D.免疫球蛋白 |
图为脂蛋白结构图,下列关于脂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X为磷脂,与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亲水性微粒 |
B.图中Y含量相对少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增高 |
C.HDL进入肝细胞被加工成胆汁酸排出体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 |
D.VLDL主要在小肠细胞产生,主要运输Y至肝脏储存 |
在10×目镜和4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目镜测微尺测得一个酵母菌细胞其细胞长度是16格。如果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则目镜测微尺测得酵母菌的长度是()
A.1.5格 | B.4格 | C.8格 | D.64格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以下关于肠道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病毒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
B.肠道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内含线粒体 |
C.肠道病毒可以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
D.肠道病毒的衣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