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 A.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增强。说明盐酸具有氧化性 |
| B.向澄清的AlCl3稀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振荡,溶液仍为澄清。说明该两种溶液混合是物理变化 |
|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振荡、静置,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 |
| D.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aCO3能溶于水 |
已知:4NH3 (g)+5 O2 (g)
4NO (g)+6 H2O (g);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
|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
|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
|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
|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 | B.2.8 mol | C.2.4 mol | D.1.2 mol |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 B.乙醇燃烧 |
|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 D.氧化钙溶于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