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控制。研究人员选择纯种亲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是显性性状。F2性状表现说明家兔皮下脂肪颜色的表现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兔子体内某一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催化黄色素分解,说明这一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3)兔子白细胞细胞核的形态有正常、Pelger异常(简称P异常)、极度病变三种表现型,这种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P异常的表现是白细胞核异形,但不影响生活力;极度病变会导致死亡。为探究皮下脂肪颜色与白细胞核的形态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实验人员做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杂交组合 |
白脂、 正常 |
黄脂、 正常 |
白脂、 P异常 |
黄脂、 P异常 |
白脂、极度病变 |
黄脂、极度病变 |
|
Ⅰ |
黄脂、正常×白脂、P异常 |
237 |
0 |
217 |
0 |
0 |
0 |
Ⅱ |
白脂、P异常×白脂、P异常 |
167 |
56 |
329 |
110 |
30 |
9 |
注:杂交后代的每种表现型中雌、雄比例均约为1∶1
①杂交组合Ⅰ中白脂、P异常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杂次组合Ⅱ中白脂、P异常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②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的结果可以判断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③杂交组合Ⅱ的子代中白脂、P异常雌性和黄脂、P异常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后代中出现黄脂、P异常体的概率是________。
④杂交组合Ⅱ的子代中极度病变的个体数量明显低于理论值,是因为部分个体的死亡发生在________。
正常男性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正常女性为XX。根据观察,染色体组型为47。XXY的人其性别表现通常为男性,但睾丸发育不全,不产生精子。这种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的患者出生时,往往与其母年龄偏高有一定关系。
(1)从卵的发育过程阐明这种现象的原因。
(2)患者的核型为47XXY,但却为男性。从性别决定的内因上说明其根本原因
。
(3)该患者由于核型中多一个X染色体,而不能发育为正常男性,这个事实可能说明。
猫的黑毛基因和红毛基因都与性别有关,它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彼此间是不完全显性,它们在一起形成玳瑁色,一个玳瑁色猫生了5个小猫:1个红色,2个玳瑁色,2个黑色。红色小猫是雌的,请判断:
(1)亲本雄猫表现型,基因型是。
(2)F1中红猫的基因型为,性别为。
(3)F1中玳瑁猫的基因型为,性别为。
一对夫妇,都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着,他们想要3个孩子。问:
(1)两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2)两个正常男孩和一个白化女孩的概率是:。
(3)他们生:女一男一男这种顺序的概率是:。
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芦花雄鸡与一只非芦母鸡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芦花和非芦花性状雌雄各占一半。试分析:
(1)鸟类的性别决定特点是:雄性,雌性。
(2)上述实例中,作为亲本的两只鸡的基因及染色体组合形式分别为:雄,雌。
(3)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雏鸡的雌雄。方案是。
(4)若此方案可行,辨别雏鸡雌雄的依据。
家兔的发毛(A)对白毛(a)为显性,短毛(B)对长毛()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将长毛灰免与短毛白兔两纯种杂交,再让F1的短毛灰免交配获得F2。请分析回答:
(1)F2中出现纯合体的几率是。
(2)F2中纯合体的类型最多有种。
(3)F2的短毛发兔中,纯合体的几率为。
(4)在F2中短毛兔占的比例为,雌性长毛灰兔的比例为。
(5)在F2中表现型为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