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已知H+(aq)+OH—(aq)= H2O(l);ΔH= -57.kJ/mol,向50mL2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mol/L的某种酸,测得加入酸的体积与反应放出的热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不考虑热量损失),则该酸可能是()
| A.盐酸 | B.醋酸 |
| C.草酸(HOOC-COOH) | D.硫酸 |
A、B、C三种物质,每个分子中都含有18个电子且B、C均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A的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且只有非极性键;B的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C分子也是由四个原子构成且只有一种类型的化学键。A、B、C在常温下状态分别是()
A.固、液、液 B.气、液、气 C.液、液、气 D.气、气、气
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水最多的是()
| A.甲烷 | B.乙烷 | C.乙烯 | D.乙炔 |
amol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假设还原产物只有一种),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均可看作两部分,一部分为作氧化剂的硝酸,另一部分为作酸的(即以硝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维持溶液的电中性),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单位:mol)()
①Fe:3a+a ;②Fe3O4:9a+;
③Fe(OH)2:3a+;④FeSO4:a+
| A.①②③④ | B.只有①② | C.只有③④ | D.只有①②③ |
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KOH和Al2(SO4)3 | B.稀H2SO4和NaHCO3 |
| C.CaCl2和Na2CO3 | D.Ba(OH)2和NaH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