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东西”的有( )。
① 实行粮食税
②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③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④允许自由贸易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下图中所示的运动给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是
| A.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
| B.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 |
| C.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 D.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
|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
| D.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下图为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时拍摄的相片。该厂建成应在
| A.建国初期恢复发展经济时期 |
| B.“一五”计划时期 |
|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 D.“文革”十年间 |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
|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 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 |
他是晚清的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
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是
| A.荣宗敬 | B.张之洞 | C.周学熙 | D.张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