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
B.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0—1975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 |
农业产值 |
粮 |
棉花 |
原计划 |
比上年增长8.5% |
3216亿 |
2200万担 |
实际达到 |
比上年增长11.6% |
3400亿 |
2400万担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 文化大革命
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___;“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深化;“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 B.工业增速,超额完成 |
C.解决温饱成效显著 | D.指令登场市场控制 |
“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 B.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
C.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 D.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
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