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渔家傲①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②新水漫,骑款段③,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④,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退隐之后寄身山寺时。②洊(jin)亭:在钟山西麓,是作者喜爱游赏的风景胜地。③款段:马行迟缓貌,这里指作者所骑的毛驴。④褰素幔:撩起白色的帷帐。请赏析“穿云入坞寻游伴”一句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写自己孤身栖居山寺所感,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
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
(2)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年间,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这首诗,作者重在写景。“归雁入胡天”即通过抓住景物特征,点明出塞的季节是。
古诗中多用征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本诗中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
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①
杜甫
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③,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杜甫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②鄜州:今陕西富县。③虚幌:洁白透明的帐子。“独看”一词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
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诗简要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