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秒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当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测量而得出的“世界时”和以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或向后拨1秒。我国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基准实验室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了闰秒调整,出现了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我国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表明
A.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 B.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
C.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D.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
此次闰秒调整前后一周内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
B.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C.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此次闰秒调整时,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美国中部时间)的高中生可以看到
A.朝霞映湖 | B.烈日炎炎 | C.夕阳西下 | D.星斗满天 |
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读图完成问题。如图所示,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是()
A.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 |
B.气温越高,地气温差越小 |
C.地面温度总是低于气温 |
D.气温越低,地气温差越大 |
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说明地理原理是()
A.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
C.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
D.太阳是地面的间接热源 |
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亚冬会召开期间( )
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 |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哈萨克斯坦 ( )
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 |
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
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 |
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 |
A、B、C分别表示一条河流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读三处的横截面剖面图回答问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河流在上述三图中上游至下游的流向顺序是( )
A.A-B-C | B.B-A-C | C.A-C-B | D.C-A-B |
影响A河段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地壳运动和流水侵蚀 |
B.流水侵蚀和流水搬运 |
C.地壳运动和流水沉积 |
D.流水沉积和流水侵蚀 |
下列等压面示意图能正确反映高空海陆差异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