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从图中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 B.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缓解 |
C.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 D.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
从图中看出,2000年至2010年期间甲省(区)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 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 |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
根据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的观测发现,火星地表有近400万平方英里(约合1 03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火山玻璃覆盖,说明这颗红色星球可能一度有生命存在。据此完成问题。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由里向外的
A.第一颗 | B.第二颗 |
C.第三颗 | D.第四颗 |
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下列不属于地球自身条件的是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
B.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稳定 |
C.地球上有液态的水 |
D.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
根据下列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问题。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及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软件制造 原料 |
B.玩具制造劳动力价格 |
C.汽车工业 技术 |
D.石化工业交通运输 |
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后的有利影响是
A.加快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
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
C.减少环境污染和扩散 |
D.减少当地就业机会 |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该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问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以下属于阶段I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
B.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
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
B.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
C.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图)。据此完成问题 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消费市场较广 | B.技术水平较高 |
C.劳动力价格较低 | D.资金较雄厚 |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 B.交通运输 |
C.研发能力 | D.环境质量 |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 B.甲国的环境质量 |
C.乙国的就业率 | D.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
该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据图分析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
D.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
为进一步促进该市产业结构升级,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逐渐将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向内地转
移②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2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约为
A.20% | B.38% | C.42% | D.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