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面定调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文件提出,要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我国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 B.我国财政支出逐年增长 |
| C.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D.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发展现代农业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这说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
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②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解决分配不公
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村城镇化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按消费目的划分,住房消费属于()
| A.租赁消费 | B.享受需要消费 |
| C.生存资料消费 | D.钱货两清消费 |
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三个“零增长”: 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从哲学上看,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
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坚持不断降低GDP的速度
④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老师给同学们看一幅画,事先告诉一组是妙龄少女,告诉另一组是为老妇,接着展示给他们图片。结果:第一组一致认为是少女,另一组一致认为是老妇。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 B.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
| C.事物的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 |
|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
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的理解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的全部力量。下列于此说法相符的说法有()
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②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③只有成年人才能对生活有正确的理解
④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才是深刻的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④ |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下列诗句反映的哲理与其一致的是()
| A.国家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
|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
|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
| D.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