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0.2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水平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线运动,经过0.2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大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小于1m/s |
B.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小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大于1m/s |
C.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m/s |
D.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 |
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A.等效替代 | B.实验归纳 | C.理想实验 | D.控制变量 |
如图所示S-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
B.S-t图象中t1时刻v1>v2 |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
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 2为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传感器,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 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A.I变小 |
B.I变大 |
C.U变小 |
D.U变大 |
质量m为的物体,沿质量为M的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匀速滑下(m下滑过程中M静止不动),如图,斜面的倾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地面对M的支持力等于(M+m)g
地面对M的支持力小于(M+m)g
地面对M无静摩擦力作用
地面对M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