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红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
B.家庭卫生与相关原理:水中加入洗洁精去油污﹣﹣溶解油污 |
C.实验操作与安全:稀释浓硫酸﹣﹣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
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CO2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自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低碳生活”已成为全球人的热门话题。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白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
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
D.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
下列操作或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某白色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无色溶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可溶性钡盐溶液。为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对于固体甲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一定有硫酸钠、氢氧化钠,一定没有氯化钠 |
B.甲中一定有硫酸钠、氢氧化钠 、氯化钠 |
C.甲中至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
D.加入乙溶液后所得红色溶液中,最多可能有5种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