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产量分别比显性纯合和隐性纯合品种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间行均匀种植,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造成大面积自然受粉[同株异花受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的受粉方式共计有 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 。
(2)如果将上述自然受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 (填“宽叶”或“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 (填“宽叶”或“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矮花叶病是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的,在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重病株不能结穗。抗玉米矮花叶病(b)为隐性,现将纯种宽叶不抗病玉米(AABB)与纯种窄叶抗病玉米(aabb)进行杂交,得到F1。用F1测交,测交后代就有高产且抗矮花叶病毒的玉米植株,此植株的基因型是 ,如何选出此玉米植株? 。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⑥是。
(4)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获得的X是。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18)Ⅰ.下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家族中的系谱图(与甲病有关的基因为A、a,与乙病有关的基因为B、b),经调查在自然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9%。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知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病进行调查,调查样本的选择还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仅考虑甲病,在患病人群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
(4)图2中乙病致病基因是__________性基因,要确定其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最好对家族中__________个体进行基因检测。
(5)图2中若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Ⅲ3与自然人群中仅患甲病的男子婚配,则他们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
(22分)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无氧呼吸,操作如下:
配制5% 的葡萄糖溶液20 mL,经煮沸冷却后注入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向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最后以石蜡油封住瓶中液面。连接广口瓶与装有BTB溶液的试管,将装置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BTB溶液颜色及培养液的温度变化。(注:BTB溶液在CO2浓度为0.03% 时呈红色,当CO2浓度大于0.03% 时呈黄色,小于0.03% 时呈紫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首先将干酵母加入2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活化培养,图2是酵母菌活化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实验中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___点时的酵母菌作为材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进行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应该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上述实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照实验中的BTB溶液仍然保持红色,实验组中的BTB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认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还需检测培养液中是否有___________产生。
Ⅱ.某小组同学查阅并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有关内容“植物的向重力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通常植物幼苗在水平放置时,根向地弯曲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茎则背地弯曲生长,表现为负向重力性。植物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重力引起根、茎器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差异生长。”随后,他们提出了问题:“植物的叶是否也有向重力性呢?”由此,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假设】植物叶片具有向重力性
【实验材料】葱叶
【实验步骤】(1)选取葱叶并分组:用剪刀在葱叶的基部剪断,选择直的葱叶。
A组:葱幼叶; B组:未成熟叶(介于幼叶与成熟叶之间); C组:成熟叶
(2)固定:将A、B、C叶横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叶基端放在培养皿中,叶尖端放在培养皿缘外,在叶中部用透明胶将叶固定在培养皿缘上。
(3)加水:加清水于培养皿中,叶基浸入水中培养24小时。
(4)重复实验:重复多次。
【分析思考】
(1)从实验假设和步骤来看,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2)由于重力的作用,葱叶的生长素是如何分布的?;
(3)上述固定葱叶的培养皿还需做怎样的外部处理,才能保证控制了变量?;
【实验结果】A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最大;B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较A组小;C组叶片几乎不弯曲;
【结论】①;
②。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 A和a,B和b)控制。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
A__Bb |
A__bb |
A__BB或aa__ __ |
花的颜色 |
粉色 |
红色 |
白色 |
(1)现有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做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花色全是红色,则亲代白花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2)为探究两对基因( A和a,B和b)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测交。
实验步骤:
第一步:对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测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花色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表示为下图第一种类型(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如果子代植株花色出现其他分离比,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你在答题卡的图示方框中补充其它两种类型。
(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用分数表示),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
SGID是一种严重缺乏综合免疫力的疾病。在正常情况下,每10万个新生婴儿中,可能只有一个会遭此厄运。研究者曾对两个双亲均正常的患病女婴进行临床试验,发现此病是由于病人体内缺乏一种脱氨基腺苷酶而引起的。若有一男子因此患上了SGID病,该病人所生的一个正常儿子甲和一位其父亲是先天性血友病、母亲正常的SGID病女性乙结婚。SGID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血友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SGID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2)这对夫妻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是和。
(3)这对夫妻甲和乙所生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所生男孩中患SGID病的概率是。
(4)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石墨炸弹、油气炸弹和贫铀炸弹,战后发现,癌症、SGID病和新生儿畸形等多种遗传性疾病是这一地区的多发病。贫铀炸弹使生物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