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科研人员利用棉花植株进行了不同实验。请分析回答:

(1)棉花叶肉细胞中,完成“光能电能活跃化学能”转化过程的部位是          ,固定CO2的场所是       。
(2)图1为选取至少具有15个棉铃(果实)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的棉铃,进行研究棉花去铃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可知,叶片光合速率大小与棉铃数量呈          (填正或负)相关,其中对照组棉花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
(3)图2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        来影响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4)图2中,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    molO2mg-1叶绿素·h-1,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每空l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甲所示)。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图甲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
(2)调查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图乙),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G之问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

(10分,每空1分)如图为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Ⅰ~Ⅶ代表相关的物质。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Ⅰ~Ⅶ中,可代表相同物质的有Ⅰ与Ⅴ,此外还有____________。蓝藻细胞中产生的物质Ⅱ需要穿过____层磷脂分子层才能释放到大气中。
(2)除图中标明的外,还可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____(填序号),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过程____(填序号)。
(3)若将某植物置于含C18O2的环境中生长,一段时间后,植物体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Ⅰ~Ⅴ中的____(填序号)和水。
(4)图中水主要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通过________吸收,与该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植物运输矿质元素的动力来自________。
(5)空气中的N2一般要通过以根瘤菌为代表的________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在“水稻、小麦、大豆和马铃薯”四种生物中,吸收土壤中硝酸盐最少的是____。

在2009年下半年,我国许多地区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和消毒剂敏感,而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其核酸由8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10种蛋白质。如图表示其活动周期,A、B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1)该病毒由____外壳(衣壳)和____组成。被膜中含有病毒融合蛋白,它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起关键作用(每空1分)。
(2)能正确表示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2分)()

(3)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预防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疫苗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4)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健康人在一段时间内也可能再次感染甲型H1N1流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___识别抗原(每空1分)。
(5)机体能合成数百万种特异性抗体,抗体种类如此多的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你回答: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图甲中代表生产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字母依次是_____。
(2)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前者自我调节能力较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请你在丙图中完成植食性昆虫在t0-t2时间段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4)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D最多可得到能量__KJ。
(5)如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B.t3~t5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是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C.乙种群在t5时刻达到了环境容纳的最大值,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D.甲乙两种群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自然情况下,正常的玉米植株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玉米植株的性别由两对基因(B、b和T、t)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与性别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①将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去雄后,授以bbTt玉米植株的花粉,杂交得到的后代植株的性别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作亲本,自交得到F1代,让F1代植株中的雄株和雌株玉米杂交,则产生的F2代中雌性玉米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
(2)某同学用纯合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实验条件与操作均符合要求,后代数量足够多)
①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欲进一步验证这一判断,最好选择表现型为_____的玉米与F1植株杂交。预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自交后,F2代产生了少量的有色皱缩和无色饱满玉米,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细胞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