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无毒蛇,皮肤颜色由两对基因(O、o和B、b)控制,基因O决定橘红色素酶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酶的形成。具有黑色和橘红色相间花纹皮肤的蛇称为野生型。杂交实验在纯合的黑蛇和橘红蛇间进行,其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后,F2出现野生型、黑色、橘红色、白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请据此回答:
(1)分析可知,基因能够通过 ,进而影响生物性状。对F2中的黑皮肤蛇进行解剖,其肌肉中并不含有黑色素,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亲本中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若让F2中的橘红蛇相互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3)有资料显示,人为改变孵化温度和湿度能够改变幼蛇的性别。孵化温度控制在23oC,相对湿度在90%,孵出的全是雌蛇。将温度控制在24~27oC,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条件下孵出的幼蛇,雌、雄比例约各占一半。请完成下列验证湿度、温度对蛇性别发育影响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随机选取受精的蛇卵l00枚, 。
②将A组置于温度为23oC,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孵化; 。
③检查各组蛇的性别比例。
实验结果: 。
① ;
② 。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2分)。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2分),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标号,2分)。
(4)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型生物。
有两组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一个是矮秆不抗锈病[易染锈病(ddtt)]。现将这两个品种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假如以上三组实验都有矮秆抗锈病出现,分析以下问题:
(1)A组所得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B组所得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C组获得矮抗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但一般说来,这种情况不容易发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A组F2中的矮抗类型不能直接用做大田栽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组获得的矮抗类型也不能直接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通过________处理,可以直接产生理想的矮抗品种,基因型是________。
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图二表示。图一过程所需要的酶来自图。图一、图二和图三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中的有。
(2)图三中的B对应图一中的。与图一中A链相比,该物质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3)图三中的③是,其上三个与B配对的碱基称为 。⑦部位的碱基为AUG,则决定其顺序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为。
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一个家族系图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3)6号是纯合体的几率是。
(4)6号和7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5)如果1号和2号再有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儿,3号和4号有一个表现正常的儿子,则他们结婚生出有病孩子的几率是。如果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有病孩子的几率是,携带者的几率是。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如图a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b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期。图a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
(2)图b中_____细胞处于图a中的BC段,图b中_____细胞处于图a中的DE段。
(3)就图b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分裂的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