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力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下列省级行政区2000年粮食可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人口数量的有( )。
①四川 ②江苏 ③湖南 ④广东 ⑤福建 ⑥广西
A.①②③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④⑤⑥ |
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滑坡、泥石流频发—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
B.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
C.土地退化—增大化肥使用量,增强土壤肥力 |
D.水资源短缺—跨流域调水,补充水资源 |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澳大利亚相邻气候区:
①界线是明确的 ②界线是模糊的 ③表现出明显相似性 ④具有显著差异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从空间分布形式看,悉尼在区域中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状:
A.面 | B.网络 | C.点 | D.岛 |
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
关于B地及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
B.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力密集型工业 |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
读“200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
B.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
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
D.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
读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说明,北京市
A.第三产业比重加速上升 |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
C.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
D.第一、二产业比重的差距不断扩大 |
北京市区域人地关系正在发展的方向是
A.低水平协调 | B.初显不协调 |
C.严重不协调 | D.高水平协调 |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环渤海地区行业分工指数表(表格上数字为1997年,下数字为2001年),回答下列问题。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
北京 |
0.393 |
0.684 |
0.785 |
0.528 |
0.437 |
0.908 |
0.938 |
0.753 |
|
天津 |
0.688 |
0.653 |
0.519 |
|
0.691 |
0.738 |
0.678 |
||
河北 |
0.387 |
0.463 |
||
0.519 |
0.530 |
|||
山东 |
0.546 |
|||
0.728 |
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东 | B.河北 | C.天津 | D.辽宁 |
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A.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 D.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