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粗实线为7月份气温10 ℃等温线,完成小题。
图中10 ℃等温线(甲地所在线)纬度最高点位于纬度最低点的 ( )。
| A.东南方 | B.东北方 |
| C.西南方 | D.西北方 |
10 ℃等温线在甲地附近分布纬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 A.该海区盛行东北风,降温剧烈 |
| B.该海区海冰融化快,海冰大量吸热,气温降低 |
| C.该海区多热带气旋活动,气温降低 |
| D.该海区有寒流经过,导致气温较低 |
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下列各题。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 C.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
甲图为北京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年、2001年北京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北京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密集②交通通达度③制造业分布④城市化水平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乙图,1996年、2001年北京市R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
| B.R值的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说明北京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北京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
| C.R值变大,说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
| D.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 |
值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
|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
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 A.气旋缓慢过境 | B.冷锋缓慢过境 |
| C.反气旋缓慢过境 | D.暖锋缓慢过境 |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下列各题。
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种植业 | B.立体农业 | C.混合农业 | D.生态农业 |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 |
| C.降水条件 | D.土壤条件 |
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下相比()
| A.光照不足 | B.热量不足 |
| C.日温差较小 | D.年温差较小 |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下列各题。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地 | B.消费市场 | C.劳动力价格 | D.交通运输 |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 C.利用廉价劳动 | D.方便产品运输 |
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A.原料生产环节 | B.加工环节 |
| C.运输环节 | D.销售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