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有“八项规定”,后叉整治“四风”。从遏制“舌尖上的腐败”,治理“车轮上的腐败”,到惩治“月饼盒里的腐败”,再到严禁“贺卡上的腐败”。国家反腐的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
材料二 做好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只有沿着无限延伸的实践河流流淌,才能生生不息,奔腾向前。唯此,马克思主义才是可以用来切割现实硬物的“钻石”。
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始终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与理论自觉,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不断为自己开辟着新的理论境界。
因此,我们要把“老祖宗”的话说对,要把“新话”说好,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的。(1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我们应当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6分)
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年份 |
1978年 |
1990年 |
1994年 |
1996年 |
2005年 |
2009年 |
基尼系数 |
0.18 |
0.34 |
0.37 |
0.424 |
0.45 |
约0.46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材料三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组织力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更好地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时代特点,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我们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踊跃提意见,谈建议,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建议》精神、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出谋划策。
材料四: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强调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坚定地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共同利益,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承诺和义务,增强互信,力促会议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2009年12月7-18日,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一谈怎样解决材料一、二中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关注民生、关注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的原因。
(3)作为公民,你认为应如何有序地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献计献策?
(4)依据材料四回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二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1)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2) 结合材料二,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个人网上开店实行实名制。而上网者在参与网络论坛等活动中,是否实名制,引发了大家的广泛争议。正方赞成实行网络实名制,认为它可以防止网络自由滥用,这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反方反对实行网络实名制,认为这会限制公民广泛的权力和自由,会影响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1)你赞成哪一方的观点?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
(2)请你就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提出建议。
2010 年3月,两会召开。有媒体报道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认为是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海内外评论认为,两会将是中国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共识的最好时机。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本世纪头10年来,我国先富群体快速扩大,社会各群体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我国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社会不公平感明显增强的问题。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10年,这个阶段必须要处理好收入分配不公、腐败等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长杨宜勇说,收入分配问题,早一些时间解决可能没有实力;太晚解决错失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积重难返;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时候。
材料二:权威人士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对既有利益的深度调整,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群体与群体的关系,是一次极其复杂、敏感、重大的改革,要综合推进。
(1)阅读材料一,说明现在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正是时候”的理由并说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
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综合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