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览会已历经150多个春秋,各届博览会都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右图所示的体现当时工业成就的展品最有可能出现于
( )。
A.1851年伦敦世博会 |
B.1910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
C.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 |
D.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 |
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
B.明朝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
D.民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
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
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 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 D.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推测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
B.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
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 B.井田制的瓦解 |
C.人口膨胀的压力 |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