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且B、C相邻,A元素可以与B、C、E元素分别形成化合物甲、乙、丙,甲、乙均为10电子分子,丙为18电子分子。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已知:甲+E2=丙+B2,甲+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D>C>B
B.BE3分子中,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sp2杂化
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晶体类型均为分子晶体
D.A与C两种元素共同形成的10电子粒子有3种
1.2 mol Cl2与元素A单质完全反应生成0.80 mol AClX,则x值为:
A.1 | B.2 | C.3 | D.4 |
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
A.1 mol | B.0.5 mol | C.0.25 mol | D.0.125mol |
将金属钠投入饱和MgCl2溶液中,下列现象合理的是
A.开始时,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并熔成小球 |
B.反应结束后,在溶液底部有银白色金属产生 |
C.反应结束后,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
D.反应结束后,在溶液底部析出黑色固体 |
在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O3-、ClO-、K+、H+ | B.Na+、Fe2+、NO3-、H+ |
C.K+、Cu2+、Cl-、SO42- | D.OH-、NH4+、Cl-、SO32-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
B.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 |
C.往溴水中加入碘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为无色 |
D.向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