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溶液吸收CO,能达到保护环境和能源再利用的目的,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Cu(NH3)3]Ac·CO。已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
15 |
50 |
100 |
化学平衡常数 |
5×104 |
2 |
1.9×10-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15 ℃时,反应[Cu(NH3)]Ac·COCu(NH3)2Ac+CO+NH3的平衡常数为0.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CO的转化率减小
D.醋酸二氨合铜溶液的浓度大小对CO的吸收没有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熔点:Al>Na>K
③ⅠA、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⑥已知2H2(g)+O2(g)=2H2O(l)△H= -571kJ·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
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
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①⑤⑥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③⑤⑦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从右图的发射现场可以看到:从火箭的下部喷射出大量的红棕色的气体,关于这种红棕色气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可以喷洒NaOH溶液吸收 |
B.红棕色气体是NO2,可以喷洒稀碱溶液吸收 |
C.红棕色气体是N2O4,可以喷洒稀碱溶液吸收 |
D.红棕色气体是NO,可以喷洒NaOH溶液吸收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1 L 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0.2NA |
B.0.1 mol Fe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为4NA |
D.15.6 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氯水、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D
③电解质:胆矾、冰醋酸、氯化银④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⑤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成一氧化碳、甲烷燃烧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 ![]() ![]() |
D.Z中分散系能产![]() |